青年精神素養(yǎng)提升工程——聽老專家老前輩講奮斗史(一)
近日,為更好地“講好聲光電故事、傳承聲光電精神”,賡續(xù)傳承電科人在履行強軍首責打造大國重器過程中形成的精神品格,公司人力資源部、黨群工作部、團委組織“青年宣講隊”走進模擬集成電路事業(yè)部,通過采訪、現(xiàn)場參觀等方式,聆聽老專家老前輩講奮斗史,了解公司在模擬集成電路專業(yè)發(fā)展上的點點滴滴。
聲光電作為我國第一代單片集成電路誕生地 ,為我國集成電路自主可控發(fā)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在我國幾十年來的芯片發(fā)展路上,尤其對集成電路產業(yè)來說,聲光電公司一直沖在開頂風船的第一線路走來,譜寫了眾多可歌可泣的勞動贊歌,鍛造形成了盡銳出戰(zhàn)、開拓創(chuàng)新、攻堅克難的奮進精神。
不懼艱難,振翅起航。2002年,聲光電公司整合三個設計部門,成立了模擬集成電路設計事業(yè)部。破舊的紅磚房,昏暗的燈光,簡陋的設備,無論是辦公環(huán)境還是科研條件都是極差的。現(xiàn)公司高級專家、團隊帶頭人何崢嶸回憶稱:“甚至設計電路要到公共機房里面搶位置才能用得到電腦。當年團隊在開展某型產品的核心技術攻關時,因為條件有限,大家被拉到偏僻的深山里集中攻關。“苦,是真的苦。有一件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當時有一位年輕同事遇到了技術難題,嘗試了多種辦法都沒有得到解決,他非常苦惱,高高壯壯一大小伙,甚至都要哭出來了,我們就一起把他拉到飯桌旁,大家一邊唱歌,一邊互相打氣,情緒好點以后我們就圍著院子一起跑步,邊跑邊唱,又哭又笑的?!焙螎槑V如是說,“我們團隊的年輕人確實很有闖勁兒啊,現(xiàn)在想起來都是珍貴的回憶。晝無為,夜難眠。朝受命,夕飲冰?!?/p>
堅定信念,攻堅克難。據何崢嶸介紹,在團隊開展某放大器研發(fā)工作期間,經歷了產品設計的反復迭代、工藝方案的推倒重來、平臺的艱難摸索,當年光是大的工作方案就更改了兩版。由于當時團隊對行業(yè)的認知還不充分,在自認為第一版方案的摸底結果比較理想的情況下,到了應用階段,團隊發(fā)現(xiàn)還是太樂觀了。再加上當年國際研究可參考的資料很少,國內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,所以只能將第一版方案推倒重來。第二版方案也是通過幾年時間,才攻關了相應的技術問題?! 白黾呻娐繁旧硎呛芾鄣?,經常要趕數(shù)據,但我們還是苦中作樂。有一次我們做某工藝的產品時,時間緊迫,必須趕在一年一次的流片窗口節(jié)點前完成,那天凌晨三四點,數(shù)據檢查完畢提交之后,大家都如釋重負,但天也快亮了,天亮還得完成收尾工作,大家就說,干脆就在辦公室里面打會兒牌吧,別回家了。其實當時每個人很疲憊了,強撐著精神。”何崢嶸笑著回憶道。很多項目成功攻關用了接近十年,鑿壁偷光的苦功夫,爬坡過坎的強功夫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頑強意志是團隊成功的精神保障。
厚積薄發(fā) 破浪前行。“從前我們是依托國外技術、國外產線,現(xiàn)如今我們已經可以靠自己的技術,做出想要、能用的東西,但未來我們更應該實現(xiàn)完全國產化,把能用的東西做成好用完美的東西,在工藝上不斷進行設計提升,未來在更高端的生產線上做出更多更強的產品。”何崢嶸說,“這一切,對于團隊和我自己,是巨大挑戰(zhàn),對現(xiàn)在年輕一代的芯片人,卻仍應是竭盡全力追求的使命。半導體行業(yè)是一片豐富的沃土,有國家和集團、公司的大力扶持,如今有更多高學歷優(yōu)秀人才加入公司,選擇它是值得的,要更拿出韋編三絕的真功夫去“死磕”芯片,跑出芯片研發(fā)的中國速度?!?/p>
一步一腳印,一歲一崢嶸。從“缺芯少魂”到與國際并肩,從封鎖打壓到突出重圍,在聲光電一代又一代造芯人的奮斗與拼搏下,我們的芯片事業(yè)已邁入一個全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老一輩聲光電造“芯”人默默奉獻,將青春獻給了芯片事業(yè)。
今天的聲光電青年正逢盛世,肩負強國使命,更要接續(xù)奮斗,對標先輩,增強履職盡責、擔當奉獻的行動自覺,勇?lián)聲r代建設世界一流企業(yè)的青春使命以實干實績續(xù)寫聲光電公司青年新的榮光!